close
    • 同半胱胺酸 (Homocysteine)

      同半胱胺酸 (Homocysteine) 是一種少量存在於血液中的氨基酸。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會引起血管上的粥化形成,因此長期有高同半胱胺酸血症 (hyperhomocysteinemia) 的時候會引起血管硬化,也會因損傷血管內壁以致形成血塊而導致中風、心肌梗塞和肺動脈栓塞和腿部深層靜脈的血栓。當每天食物中缺少充分的維他命6,維他命12,和葉酸的時候,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會增加,如果我們增加這些乙種維他命的攝取量,就會降低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濃度。

      現在測定血清中的同半胱胺酸的濃度被認為可做為未來因血管硬化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等疾病的的預測因子,因此對於評估是否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的危險性是很重要的檢驗。此外由血液同半胱胺酸的測定也可以知道我們每天的乙種維他命的攝取是否足夠的依據。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隨年齡增高血中的濃度男女性都會上升,男性比女性高,有腎臟疾病的時候和有些藥物也會使血中同半胱胺酸濃度上升。有遺傳性同半胱胺酸尿症的人,因為體內缺少阻止生成同半胱胺酸的酵素,也會使血中同半胱胺酸上升。甲狀性機能低下症、炎症性結腸疾病、阿茲海墨氏病、停經、高血壓症、抽菸、喝酒時、以及某些癌症的時候也會上升,但有糖尿病時,則反而會降低。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

      CRP 的檢驗有一般 CRP 與 hs-CRP(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兩種)一般CRP是使用散射比濁法 ( nephelometry ),是有健保給付的檢驗項目,hsCRP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是使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 ( ELISA ) 做測定,但不包括在健康檢查項目中,所以需另外付費,敏感度高 。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的檢查近來被認為可以做為預期罹患心臟疾病危險的指標性檢查。一個人如果hsCRP檢查結果接近正常範圍的最高值的時候,比正常值的人有一 ~ 四、五倍的機會得心臟病的危險。臨床上對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初級預防,除了 LDL-C 外,可以加上 hsCRP 之測定。研究顯示,C-反應蛋白很可能是反映著動脈壁的脂質沈積,因而造成血管的粥狀硬化。動脈的粥狀硬化會引起血管的破裂、粥狀斑塊的剝落,一旦碎片進入血液循環,會造成栓塞以致引起心肌梗塞、腦中風。 

      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在 2003 年定義,就預測罹患心臟疾病的危險性來講,高敏感度 C-反應蛋白不超過 1.0 mg/L 時為低危險群,1.0 ~ 3.0 mg/L就有中等度的危險,如果超過 3.0 mg/L 時則為高危險群,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增加,即使血液中 LDL-Cholesterol 值在正常範圍內也須考慮是否要做預防性治療。不過 hsCRP 的參考值的範圍常容易受年齡、性別、檢驗員、檢驗方法等影響,各檢驗室需要有各自實驗室自己的參考值。 

      現在 hsCRP 常和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一起成組測定,做為預測起因於血管硬化的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檢驗項目,尤其是在較容易引起這些疾病的人,如有高血壓、高膽固醇、菸癮及糖尿病的人。 

      對於hsCRP的檢驗結果需要細心解釋。因為CRP終究是反映炎症的檢驗,有慢性炎症的病人,例如關節炎病人、最近患病的人、有感染的人、有受傷的人的檢驗結果都會很高;而正在服用抗炎症藥(如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止痛、止炎藥)或降低膽固醇藥的人,檢驗結果都會很低,對於這些人不要嘗試這個檢驗,因為沒有什麼意義。

      因此,hsCRP是要檢驗正常的人,看將來有沒有罹患心臟病或腦中風的危險性;另外CRP是要檢驗有沒有細菌或病毒感染,或有慢性炎症如關節炎等病,也是用在觀察病的過程有沒有進展之用。

       

    膽固醇

    何謂膽固醇?
    膽固醇在血管的強化和維持上擔任重要的任務。另外它也是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及性荷爾蒙,消化酵素的膽汁酸之材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如果太多,就會造成動脈硬化等成人病。

    膽固醇的好與壞
    在膽固醇中,LDL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稱為壞膽固醇。
    另外,HDL膽固醇會去除附著在動脈內壁的LDL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故稱為好膽固醇。
    檢查心肌梗塞和腦血痊症的患者,的確大都是LDL膽固醇較高,HDL膽固醇較低。從事粗重工作的加拿大樵夫,或經常打獵的格陵蘭島愛斯摩人,就很少有動脈硬化性疾病,HDL膽固醇也很高。

    故與膽固醇相關的脂蛋白,主要有下列三種──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
    負責從肝臟將脂質攜帶至全身各組織,此時VLDL也會轉變為L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身體內的膽固醇主要由LDL運送至全身各部位,若過多將對人體不利,因而被稱為「壞」的膽固醇,是造成血管阻塞、硬化的元凶。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一種對人體有利的「好」膽固醇,可將黏在血管上多餘的LDL運送回肝臟排除,有保護血管的功能。

    何謂總膽固醇?
    膽固醇是體內的一種脂質,有和脂肪酸結合的酯型和各別分離的游離型兩種,合稱總膽固醇。膽固醇濃度會隨著年齡、性別不同而有差異。通常血膽固醇濃度在50歲時,達到最高峰,男性比女性高,但婦女停經後,膽固醇濃度會上升,甚至可能超過同年齡層男性,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高。

    何謂HDL膽固醇?
    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等和蛋白質結合而成的物質,就稱為脂蛋白,將脂蛋白放在離心機上,會因比重的不同分成開羅微粒體,超低比重脂蛋白的VLDL,低比重脂蛋白的LDL,高比重脂蛋白的HDL等。

     

心血管檢測--氧化壓力

輔酵素COQ10 
參考值:男:52-184 ; 女:44-147 ug/dL 

輔酵素Q10普遍存於體內,為生理代謝過程中最重要的輔酵素。其主要功能為:抑制脂蛋白氧化,強化心臟功能,增強運動員的耐力,有助於糖尿病、高血壓及男性疾病的病情控制,延遲老化並降低老化疾病,如巴金森疾病等。Co Q10會隨體內組織作功所需能量的不同,也會有不一樣的濃度,身體器官的細胞中以心臟、肝臟和腎臟所含的Co Q10濃度最高。

血清鐵蛋白Ferritin 
參考值:男:27-300;女:10-130;缺鐵性貧血:<8ng/mL

血清鐵蛋白是體內主要儲存鐵質的蛋白質,所以血清中鐵蛋白的含量與身體鐵質的存量成正比。鐵蛋白在體內鐵質不足時會釋放出鐵離子,而鐵質過多時會與之結合加以儲存。鐵過多時會造成體內的自由基增加,增加過氧化脂質的產生,同時會活化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因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心臟血管功能檢查

肌酸激西每(Creatine phosphokinase, CPK)
肌酸激酉每(CPK),主要存在於骨骼肌和心肌,在腦組織中也存在,是參與體內的能量代謝的一種酉每。臨床上常將CPK使用於心肌梗塞及肌肉疾病的診斷與監測。CPK是一種催化肌酸磷酸變肌酸而產生能量供肌肉利用的一種酵素。它存在於肌肉、 腦、甲狀腺、紅血球中,因此肌肉方面的疾病如肌肉萎縮、多肌炎、皮肌炎、外傷、手術、 肌肉過度使用等,CPK都會顯著上升。其它如腦部損傷及甲狀腺炎也會導致CPK上升, 但臨床上還是常使用在心肌梗塞之監測。心肌梗塞患者發病後2-4小時,血液中此酉每活動即開始升高。比血清中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酉每(AST)和乳酸脫氫酉每(LDH)的活力變化都出現得早。

乳酸脫氫酵素 (Lactic dehydrogenase, LDH)

一種葡萄糖代謝的酵素,廣泛存在於人體各組織細胞的可溶性部份,肝、心、血液、骨骼筋、腎臟、腦、肺的細胞多含這一種酵素。它用於急性特別是亞急性心肌梗塞的輔助診斷。由於測定LDH的特異性較差,目前臨床上多同時測定乳酸脫氫酉每同功酉每來判斷其組織來源,用於心肌梗塞、腫瘤、肝病等的診斷。
增高於惡性腫瘤、白血病、心肌梗塞、腎病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黃疸、溶血性貧血、肺梗塞、惡性貧血、休克以及腫瘤轉移所致的胸腹水中。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反應蛋白(CRP,C-Reactive Protein)是一種由肝臟生成出來的特殊蛋白,因為對肺炎球菌的 C 多醣體,會有反應,所以叫做 C 反應蛋白。原本是當做發炎的指標,當體內有:急性炎症、細菌感染、組織的破壞、惡性腫瘍時,很快就會出現,而治癒時,又很快就消失,就是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 acute phase reactant protein)。現在臨床上,C-反應蛋白的檢查,已發展到應用在預測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危險上。

高敏感C反應蛋白(HS-CRP)
可偵測出血液中CRP的微量升高。HS-CRP不但可以預測健康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研究顯示還可以作為心血管疾病病人癒後的指標。CRP不能完全取代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檢驗,對心血管疾病的篩檢要以多項危險因子來進行分析。

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
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是一種含硫胺基酸(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同半胱胺酸若升高將導致血管病變風險上升,造成血管上皮損傷、刺激發炎反應產生以及加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形成,這些作用都會造成血管壁硬化發生,加速產生栓塞。利用高同半胱胺酸血症來預估血管疾病的準確度則高於高膽固醇血症。

脂蛋白(Lipoprotein(a), Lp(a))
脂蛋白(a)即Lp(a)是一種類似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脂質。在許多疾病中,其水準都有變化。綜述脂蛋白(a)在血栓性疾病、腎臟疾病中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脂蛋白(a)是一種特殊獨立的血漿脂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特別是發現脂蛋白(a)與血纖維蛋白溶酉每原(plasminogen,PLG)的結構具有高度同源性後,有關Lp(a)的性質、特點等以及它與血栓性疾病以及腎臟疾病關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另外,人們對Lp(a)的生理功能和致血栓性疾病的機理等許多方面還不十分清楚,Lp(a)仍是當今脂蛋白研究中最熱門的內容之一。

 

血脂肪檢查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體內最具代表性的脂肪。當血清中膽固醇含量過高,容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心臟血管疾病,含量太低則可能為肝障礙及營養不良。一般是針對20歲以上成人做篩檢及心臟血管疾病預防。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HDL被稱為「好」的膽固醇,所以愈高愈好。因為HDL可以將粘在血管壁上多餘的LDL運送回肝臟代謝後排除,可以保護血管,所以當HDL不足時,LDL就會肆虐,增加動脈硬化危險。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LDL被稱為「壞」的膽固醇,所以愈低愈好。因為體內膽固醇主要靠LDL來運送,若過多就會造成血管硬化、阻塞。超過標準值將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增加動脈硬化危險。

三酸甘油脂或中性脂肪(Triglyceride,TG)
三酸甘油脂又稱為中性脂肪,TG之形成,大多來自油脂類、醱酵類食物及碳水化合物(米飯、麵食等穀類)。當中性脂肪數值偏高時,容易罹患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心臟血管疾病及胰臟炎。只有三酸甘油脂過高,沒有其他膽固醇數值異常,也沒有像抽菸、糖尿病、停經等其他危險因子時,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不過在臨床上,三酸甘油脂過高,常伴隨高密度膽固醇過低問題。

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比值(TC/HDL ratio)
將總膽固醇除以高密度脂蛋白所得到的數值即為二者的比值,可以反應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比值超過5則屬於高危險群。

低密度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比值(LDL / HDL ratio)
腦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及動脈硬化危險因子評估。

血液的一般檢查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球和血漿。血球又分為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等三種。血漿主要的成分為水分(九○~九二%)、蛋白質(六~八%)、電解質及無數種溶於其中的特殊化學物質。對於這些個別成分,我們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加以檢驗。

* 紅血球數(RBC)

紅血球為直徑七微米(μ)呈雙凹圓盤狀的血球。紅血球含有血紅素,可以輸送氧氣,且因而呈紅色。對於紅血球的常規檢驗,一般包括紅血球計數、血紅素濃度和血比容三種。現在,大部分的檢驗室均使用自動化細胞計數器來檢測。

檢測血液中含有多少紅血球的檢查,稱為紅血球計數。成人男性每1mm3的血中,即含有四百五十萬~五百七十萬個紅血球。在青春期以前,男女性紅血球的平均數目幾乎沒有差別;但青春期以後,女性要比男性來得低,平均為三百八十萬~五百萬個。無論男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紅血球數會略有減少。

紅血球數減少時稱為貧血,增加時則稱為紅血球增多症或多血症。關於貧血與紅血球增多症,請參照下面血紅素濃度一項的敘述。

* 血紅素濃度(Hb)

血紅素是由亞鐵離子和呈紅色的血球蛋白相結合而形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將血循環中的氧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因此,血紅素減少時,組織就會缺氧,引起疾病。血紅素濃度即是單位體積內的血紅素量。成人男性血紅素的正常值為13.0~18.0 gm/dl,女性為11.0~16.0 gm/dl。

血紅素濃度降低的狀態,稱為貧血。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以引起貧血症,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身體中構成血紅素成分之一的鐵離子不足(即缺鐵性貧血)。除此之外,各種全身性疾病亦可能併發貧血的現象。診斷貧血時,要同時測定紅血球數、血紅素濃度和血比容,並且檢查紅血球是變大(大紅血球性貧血),或是變小(小紅血球性貧血)。另外,尚需區分紅血球中血紅素的含量:是相對性地減少(低血紅素性貧血),或是正常(正血紅素性貧血),才能進一步鑑別診斷貧血的原因。

血紅素濃度增高的狀態,稱為多血症,較貧血症少見。

* 血比容

紅血球在血液中所佔之比率,稱之為血比容。成人男性之正常值為四○~五四%,女性為三五~四八%。貧血時血比容減少,多血症時則增加。

血紅素濃度及血比容測定,都是估算它們在血液中的總量;如果測量一定數量的紅血球之大小並加以平均,即為平均紅血球容積(MCV),可以檢查個別紅血球的大小。

*白血球計數(WBC)

白血球約為紅血球之一﹒五倍大。其外觀與紅血球不同,細胞質呈透明或白色,並且可以作變形運動。其主要的功能為負責處置入侵的外來物││病菌和異物。因此,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如果減少時,就容易被病菌感染而生病。

正常成年人每1mm3的血液含有三千八百~一萬個白血球,平均約六千個。必須再次強調的是,採血的部位不同時,其白血球的數目也會稍有差異,例如靜脈血中所含的白血球數就比耳垂毛細血管中的白血球數稍少,在解讀檢驗數值時需加以注意。嬰幼兒的白血球數一般比成年人高。測定白血球與測定紅血球數一樣,都是使用自動化細胞計數器。

當身體某個部位受到病菌感染、發生炎症時,病灶處會消耗大量的白血球。為了要補充血循環中的白血球,新的白血球不斷的於骨髓中生成,血液中的白血球數就會增加;這些白血球大部分是發育成熟的,也可能有少部分是不成熟的。當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時,白血球的生成機轉失控,因此而導致大量增生不正常的白血球。

* 周邊血液像

白血球包括數類細胞,正常人血液中主要的白血球有:嗜中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嗜鹼性白血球、單核球及淋巴球等。正常時,這些血球在血液中呈現一定的比例,嗜中性球約佔六○、淋巴球約佔三五>%、其他類細胞則很少。當病人生病時,其比率就會發生變動,甚至於出現不成熟的血球細胞或白血病細胞。因此,除了檢測血液中白血球的總數外,還必須同時分析各類血球所占的比例。

周邊血液像的檢查方法,是將血液塗抹在玻璃片上,經過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以判定各類白血球的形態及其所占的比例。此種檢驗方法雖已漸漸被自動化細胞計數儀所取代,但形態學的檢查人工作業仍較可靠。

*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之大小只有紅血球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主要功能為抑制出血(止血)。男女性之正常值沒有明顯的差異,健康人血液中之含量為十三萬四十五萬個。

血小板的數量減少時,容易引起出血傾向,可見於各種血液疾患。比較少見的情況是,罹患慢性白血病的病人有時其血小板的數量呈顯著增加,但也能出現出血傾向。血小板數正常但其功能若發生異常,也會有出血傾向。

出血時間(BT)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並不會凝固。當血管受到損傷,血液流出血管外,損傷處的血液就會自行凝固,以制止血液持續流出(止血)。止血現象必須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等三種要素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種要素如果發生異常,都會降低止血功能,導致出血不止。

出血時間,是指測定皮膚毛細血管被刺破以後到自行止血所需的時間。一般的檢查方法,是以針刺耳垂使其流血,再觀察止血所耗費的時間。在正常狀態下,健康人約在一~五分鐘內就可自然止血。這種檢查,主要是針對毛細血管和血小板兩種要素,如果它們發生異常,出血時間將會延長。導致出血時間延長的疾病如下:壞血病(維生素C不足所引起的疾病)、毛細血管病變、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小板功能障礙等。

* 凝血酉每原時間(PT)

為檢查血液凝固功能是否正常的方法之一。在欲檢測的血漿中加入一定數量的試劑,幾秒之後,用儀器觀察有無白色纖維蛋白塊出現。這種檢查並不能完全檢驗出血液凝固的異常,還需要施行其他特殊的凝固檢查。凝血?原時間檢查不但可以檢查出血傾向,還可以用來判定治療血栓性疾病(例如心肌梗塞等)所使用抗凝固藥物的療效。此外,以凝血?原為主的凝血因子是由肝細胞製造的,所以也被用於檢查肝功能。當肝功能不好時,凝血?原時間會延長。

凝血?原時間的測定,可因使用的試劑不同而多少有些差異,但大部分是在十二~十六秒之間。如果時間延長,則表示有出血傾向。

*血液凝固功能與血液凝固有關的凝血因子有很多種。除了鈣離子外,包括很多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質(促凝血酉每),其中最主要的是凝血酉每原(凝血酉每的前體)。血管破裂或血液本身的特殊活化物質受到破壞的結果,是形成凝血?原活化因子,之後此活化因子會促使凝血?原轉變為凝血?,然後在十二~十六秒中引起纖維蛋白原分子聚合成為纖維蛋白絲,進而形成血凝塊。

* 血沉(ESR)

血沉,全名為紅血球沉降速率,是將血液與抗凝血劑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吸入檢測專用的玻璃管內,並垂直豎立一小時後,觀察紅血球沉降到多少mm。成人男性的正常值為一小時約10mm,女性則為>20mm。

血沉值增加時又稱血沉加快。當病人血液中的纖維蛋白質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明顯減少時,血沉速度會變慢,使血沉值降低。女性在輕度貧血、妊娠的後期或月經時,血沉可能增快;高齡者也常發生血沉增快的情形。血沉增快時,暗示身體某處可能發生異常,必須做進一步的檢查。從前,肺結核的治療過程中,常利用血沉的檢查來監測療效,目前已有其他可靠的監測方法,其利用率已經越來越少了。

 


TG / HDL
腦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及動脈硬化危險因子評估。

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源自極低密度脂蛋白,而極低密度脂蛋白主要由肝臟合成,運送肝臟合成的脂肪供其他組織利用。組成份含三酸甘油酯52%,膽固醇22%,磷脂質18%與蛋白質8%。

 

 

檢查項目

參考值

可能原因

WBC白血球(計數)

4000-11000/μL

過高:細菌感染、發炎、壓力、白血症

過低:病毒感染、惡性貧血、肝硬化傷害、抵抗力低,如嗜中性球少於1500/μL且經常生病,代表抵抗力過低,請看感染科。

RBC紅血球(計數)

男性:460-600/μL

女性:390-550萬/μL

過高:燒傷、脫水、多血症,亦可能為正常之變異。

過低:懷孕、貧血、白血病、造血機能不良。

Hgb血紅素(血色素)

男性:14-18 g/dL

女性:12-16 g/dL

過高:燒傷、脫水、多血症。

過低:胃疾病、懷孕、貧血、白血病、營養不良等。

Hct紅血球比容值

男性:42-54%

女性:36-48%

過高:燒傷、脫水、多血症。

過低:胃疾病、懷孕、貧血、白血病、營養不良等。

MCV平均紅血球容積

80-100fL

過高:胃腸吸收差、肝病、藥物、血糖過高等。

過低:缺鐵、地中海型貧血、鉛中毒、慢性疾病等。

MCH平均紅血球血紅素量

25.4-34.6pg

過高:惡性貧血。

過低:與MCV綜合研判貧血之類別。

MCHC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

30-37g/dL

過高:遺傳性球狀紅血球症。

過低:與MCV綜合研判貧血之類別。

Platelet血小板(計數)

13-40/μL

過高: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

過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Polymorphs嗜中性球

40-74%

具有吞噬異物的功能,吞噬於血球內之異物或細菌並予以消化,如增加可能為感染症、炎症、外傷、心肌梗塞、鉛中毒、出血、骨髓性白血病等。

Lymphocyte淋巴球

19-48%

與免疫反應有關,最大功能乃產生抗體,淋巴球增加多見於濾過性病毒感染、淋巴球性白血病、百日咳、淋巴腺炎。

Monocyte單核球

3.4-9.0%

過高:傷寒、結核、瘧疾、急性感染症恢復期。

Eosinophils嗜酸性球

0-7%

過高:喘息、蕁麻疹、蛔蟲症、十二指腸鉤蟲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外傷等

Basophils嗜鹼性球

0-1.5%

過高:骨髓性白血病

ESR 1hr沈降速度

<15 mm/hr

過高:貧血症

ESR 2hr沈降速度

<30 mm/hr

過高:貧血症

CT凝血時間

3-6分鐘

過高:血友病

BT出血時間

1-3分鐘

過高:血小板異常

Serum Iron血清鐵

37-158ug/dl

評估體內鐵質含量,與TIBC、鐵蛋白共同評估是否為缺鐵性貧血。

TIBC血清鐵質總結合能

259-388ug/dl

缺鐵性貧血:TIBC上升,血清鐵下降

地中海貧血、惡性貧血:TIBC下降,血清鐵上升。

Ferritin鐵蛋白

10-322ng/mL

過低:缺鐵

Microbilirubin微膽紅素

<12mg/dl

 

血型測定

ABOAB

 

Rh(D)型檢查

 

 

 

異常及建議

異常

建議

貧血

1.          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尤其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ACD等食物,如紅棗、龍眼乾、黃耆、當歸、金針、蘿蔔乾、小麥草、苜蓿芽、蛋、啤酒酵母、黃豆、糖蜜、甜菜、甘藍菜、芥菜、大黃瓜、萵苣、大白菜、胡蘿蔔、香菜、麵筋、全穀、酸乳酪、海藻、米麸、奶品、青椒、青菜花、草莓、橘子、柿子、油菜花、小麥胚芽等。

2.          常吃含維生素C及食用醋,能促進鐵被人體吸收。

3.          全素者,特別要多吃酸乳酪、海藻類、糖蜜、啤酒酵母等補充鐵質。

4.          宜多喝「黃耆紅棗枸杞湯」,加當歸兩片更佳。

5.          用鐵鍋來烹煮食物,鐵鍋的鐵是一種無機鐵,易被人體吸收,有助於改善缺鐵性貧血。

6.          忌飲酒,會破壞體內葉酸的攝取。

7.          忌精緻加工食品,如罐頭、醃製品、西點麵包、蜜餞、香腸等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8.          忌濃茶中含有過量鞣酸,會使鐵變成不溶性的鐵,影響鐵的吸收。

9.          有胃病者,消化機能必然較差,即使食物吃的再豐富也無法吸收。

 

 

在日常診療中,所謂的「肝功能檢查」包括膽紅素(Bilirubin)、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轉氨脢(SGOT,SGPT)、膽道酵素(r-GTAlkalinePhosphatase)、血清氨(Ammonia)、凝血脢時間等,不同項目的檢查,代表著不同的臨床意義。它們可以瞭解肝細胞的損傷程度,也可以時間診斷其他器官的病變如膽道疾病、心臟衰竭、糖尿病或肝結核病等。
 
膽紅素
 
膽紅素主要來源是紅血球內紅素的代謝產物。紅血球平均壽命大約是120天,老舊的紅血球功成身退時,在脾臟中被破壞而釋出膽紅素。這些膽紅素大部份經由肝細胞進行化學作用排入膽汁中,再由膽管注入腸道內,經糞便排出體外。如果肝細胞受損或膽管阻塞,膽紅素無法順利排出,就逆流進入血液中。所以膽紅素值如果上升,就可能會有膽管阻塞、肝細胞受傷或紅血球破壞過多等情形發生。

一般抽血檢驗會驗直接膽紅素(D-Bil)及總膽紅素(T-Bil),正常人的直接膽紅素大約在0.4mg/dL以下,總膽紅素大約在1.2mg/dL以下。膽紅素值上升可能是~肝病、阻塞性黃疸、溶血。

皮膚發黃並不代表就是有肝病,有些人只是在手掌有發黃,但眼白部分是正常的,這些人並非有肝病,而是因黃色色素(食物中)攝取過量而造成,若眼白也呈黃色,那就是所謂的黃疸了。黃疸只是臨床的一個症狀。很多血液或肝膽疾病都可引起黃疸。

黃疸的形成是血清的膽紅素超出2mg%時,皮膚和結膜變黃,因此血清的膽紅素的代謝異常就會產生黃疸。膽紅素是衰老的紅血球經破壞分解而形成的,膽紅素經由血液運送到肝臟,再排出到肝內膽管,經肝外膽管進入十二指腸。當紅血球破壞加速時,也增加膽紅素量的產生,一旦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血液中膽紅素就會明顯上升,肝臟處理膽紅素發生了問題時,就會發生黃疸。

黃疸往往遇到無法以臨床和實驗室檢查來加以區別的,很多病例都是有賴於腹部超音波、內視鏡逆行性膽道胰臟攝影、電腦斷層掃描(CT)等診查儀器來診斷。

(一) 總膽紅素T-BIL
 
膽紅素是紅血球血紅素分解後的代謝產物, 濃度高時可能使皮膚、眼球泛黃, 即稱”黃疸”, 可見於急性肝炎、溶血性黃疸、 膽結石、膽管炎、阻塞性黃疸等。

 

(二) 直接膽紅素D-BIL

 

直接膽紅素濃度過高時, 可能與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黃疸等疾病有關。
 
白蛋白與球蛋白
 
血中蛋白濃度常被用於幫助診斷肝、胃腸道和腎臟等方面疾病和身體的營養狀態。在血中的蛋白主要是白蛋白(Albumin)和球蛋白(Globulin)。

白蛋白是在肝臟形成,約佔血中蛋白的50~60%,肝臟製造不足或由腎臟或腸道流失太多,都可能造成白蛋白值過低。白蛋白主要功能是維持血液的滲透壓,滲透壓不足時就容易造成水腫,例如肝病患者的腹水就是這樣形成。球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負責身體的免疫系統(抗體)和體內物質的運送(如:鈣、膽紅素、氧氣、類固醇、維他命)。
 
為什麼肝硬化會產生腹水?其實,腹水是因肝門靜脈壓力上升及血中白蛋白濃度太低因素造成,而肝硬化會使血流受阻,使得肝門靜脈壓力升高,肝硬化嚴重時,肝製造白蛋白的能力會下降,使得血中白蛋白的濃度降低;肝門靜脈壓力太大,會將血液內水分壓出血管外,而白蛋白濃度太低,則無法將水分留在血管內,加上將水往外推的壓力增大,將水留在血管內的吸力變小,所以水就容易從血管跑到腹腔而形成腹水。
 
此外,有腹水的肝硬化病人,有時會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為何稱為自發性呢?自發性指的是,腹膜炎不是因為蘭尾炎破裂或腸胃穿孔等這些因素所導致的,而是肝硬化時,肝對細菌的清除能力會降低,原本該死的細菌會逃過一劫,跑到身體四處去作怪,若跑到腹膜,便有可能引發腹膜炎。
 
若併發自發性腹膜炎,臨床上可見到發燒、腹部疼痛等現象。為了確定腹膜炎的診斷,必須抽取腹水來做檢查及細菌培養,治療的方式則是給予抗生素。較嚴重的細菌性腹膜炎,可能併發敗血症,甚至引發敗血性休克而死亡。
 
發生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時,有可能使已硬化的肝機能更加惡化,比如說使膽紅素值更上升,凝血脢原時間更延長,甚至誘發肝昏迷。若能成功的治療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則肝機能有可能回到基準點。如有肝病相關問題請洽肝病諮詢專線:(02)23825234。
 
血中白蛋白濃度常代表腎友的營養狀態及疾病發炎反應的程度。為影響長期存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白蛋白血中濃度最少須維持在4.0 g/dl以上。白蛋白小於4.0 g/dl以下,因營養不容易感染。則死亡的危險會隨之增加。血中白蛋白如果小於2.5 g/dl,則死亡的相對危險性就升高16倍。

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對於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了解,也是另一個指標。一般來說,白蛋白的值都大於球蛋白,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不穩定,無法製造足量的白蛋白;又因為長期肝發炎,使免疫球蛋白增加時,將使白蛋白少於球蛋白。所以,如果白蛋白比上球蛋白的比值小於1時,就必須注意是否有慢性肝病的可能。

白蛋白的正常值──3.5~5.5g/DL
球蛋白正常值──2.5~3.5g/DL
白蛋白比球蛋白的正常比值──大於1
球蛋白過高可能是~慢性肝炎、肝硬化
白蛋白過低可能是~肝硬化、腎病症後群、營養不良
 
 
白蛋白低的預防:
1.則要增加好的蛋白質的攝取例如多吃動物性蛋白、奶、蛋、大豆等,增加尿毒清除率以改善蛋白質的吸收及同化合成,改用生物相容性好的人工腎臟及超純透析治療藥水以避免發炎反應的發生,來改善營養。
2.增加血色素,使血比容維持在30-36%之間,可增加活動量及食物攝取。
3.適度採用高蛋白奶粉及營養補充口服液。
 
轉氨脢
 
SGOT(GlutamicOxaloaceticTransaminase)中文稱麩草酸轉氨脢,SGPT(GlutamicPyruvicTransaminase)中文稱麩丙酮酸轉氨脢,是肝細胞內的重要酵素。SGOT大部份存在於粒腺體內,少數存在於細胞質。
 
因此當肝細胞壞死後,它會流失於血清中,造成SGOT濃度上升。SGPT大部份存在於肝細胞質中,當肝細胞受到病毒或毒素侵害時,肝細胞會產生變性,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而促使SGPT流失於細胞外,而導致血清中SGPT濃度上升。
 
一般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指數上升,而且SGPT大於SGOT,酒精性肝炎是SGOT大於SGPT,肝硬化也是SGOT大於SGPT。
 
SGOT及SGPT指數之高低最常為病患及醫師用來評估肝病病情穩定性與否之指標。其正常值每個醫療院所有稍些不一樣,可以隨著檢查方法不一樣而有些差異,但一般而言正常值為40單位以下。因此民眾在評估SGOT及SGPT是否異常,應以同一檢驗單位為標準。
 
肝臟健康指標-SGOT值
 
SGOT中文稱為麩草酸轉氨脢,主要存在於心肌以及肝臟細胞內,少量存在於骨骼肌、腎臟、胰臟。在肝細胞中,80%存在於細胞內之粒線體中,其餘20%存在於細胞質中。若肝細胞受到較輕度之損傷時,則僅有少量之SGOT流入血液中,若肝細胞有較嚴重之損傷時,則SGOT大量流入血液中。
 
在早期急性肝炎之肝細胞大量壞死時,其SGOT會高達數千單位以上,當SGOT逐漸下降時,代表肝細胞壞死現象逐漸穩定。還有紅血球發生溶血及心肌梗塞時,SGOT濃度也會發生上升。

SGPT反映肝細胞損傷
 
SGPT中文稱麩丙酮酸轉氨脢,主要存在於肝臟細胞中,僅有少部分存於腎臟、心肌、骨骼肌、胰臟以及脾臟中,但其量是很低的。因為此發現血液中SGPT濃度異常上升時,代表肝細胞發生變性及壞死,所以SGPT比SGOT更能代表細胞損傷之指標。
 
捐血中心就已SGPT濃度上升作為肝機能異常之指標。但是在猛爆性肝炎之早期其SGOT及SGPT大量流入血液中,呈現二者異常增加,升高至千單位以上,但肝細胞大量被破壞後,SGOT及SGPT反而很快速降低並接近正常,此為預後不良之現象。
GOT(又稱AST)與GPT(又稱ALT),這是血液中的兩種轉氨脢,通常是一起檢驗。GOT主要存在於肝臟、心肌、肌肉,紅血球之內也有,GPT則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當這些細胞因為種種原因而壞死破壞之後,細胞內的GOT,GPT就會釋出到血液中,所以肝炎、心肌梗塞、肌肉發炎或溶血時,GOT值都可能上升,抽血檢驗這些脢的上升程度,可以推測細胞破壞的程度;同樣的,GPT值上升,大概就可以說是肝發炎所導致。對肝臟而言,肝細胞受到藥物、酒精、病毒、缺氧等傷害而破壞時,即可經由抽血檢驗,看此數值上升程度而了解其破壞狀況。

GOT,GPT就是一般人最熟悉的,俗稱「肝功能指數」項目。不過正確來說,應該稱為「肝發炎指數」,在檢驗報告上有時稱為AST,ALT或SGOT,SGPT,正常值多半是40單位以下。抽血檢驗如果GOT,GPT值不正常,一定要查明原因。但如果GOT,GPT正常呢?──也不代表肝臟沒有問題,還要看看其他數值是否正常才能下定論。因此,只檢查GOT,GPT是不夠的。

GOT、GPT 上升可能是~
GOT:肝病、心肌梗塞、肌肉發炎、溶血
GPT:肝病
 
r-GT膽道酵素
 
r-GT(r-GlutamylTranspeptidase)是參與蛋白質代謝之一種酵素,在腎臟含量最多,其次是胰臟、肝臟、脾臟及小腸,但血清中r-GT的主要來源是肝臟。其存在於肝膽管上皮細胞中。有少部份存在於脾臟、攝護腺和心臟。γ-GT常用於檢驗膽道系統方面的疾病,也是偵測膽汁鬱積性肝疾病的敏感指標。
 
r-GT之上升代表膽道之病變為主,當肝膽道系統有阻塞或膽汁滯留時或肝臟本身有腫瘤或癌症時,其r-GT會不正常。還有85﹪之飲酒者其血清r-GT有上升現象。因此在臨床上有以r-GT之升降來作為酗酒程度之指標。甚至可以推測病患近期1至2星期曾喝酒過,某些藥物如抗凝血劑、抗癲癇藥物也會使血清r-GT上升。
 
γ-GT 的正常值──60單位以下
γ-GT 上升可能是~肝病、慢性發炎、酗酒
 
鹼性磷酸脢
 
ALP(Alkaline phosphatase)
這種脢主要是由肝臟、骨骼和胎盤所製造,再由肝臟排到膽汁中,所以是存在於肝、膽道和骨骼裡,但也有很小量存在於胎盤。因此,當膽汁排除的管道有障礙時,膽汁回流到血液中,就會造成ALP上升。這種情形常見於肝臟或膽道系統的疾病,需要配合GOT,GPT等肝臟檢查加以診斷。此外,骨頭若有病變時,鹼性磷酸脢也可能會上升。

鹼性磷酸脢的正常值會因性別、年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孕婦及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孕婦的胎盤及青春期的骨骼快速生長,自然會分泌大量的鹼性磷酸脢,鹼性磷酸脢上升是正常的,不必太緊張。

ALP的正常值──因性別、年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ALP上升可能是~
疾病:膽道阻塞、骨頭病變
正常:懷孕、青少年發育期
 
血清氨

血清氨濃度的異常上升亦會導致神智功能障礙,一般民眾假若在懷疑自己罹患肝病,常說「肝火旺盛」,主要是由於個體會出現全身倦怠、筋骨酸痛、嗜睡或者身心不安寧的狀態,而這些直覺症狀,可能是由於肝機能受到損傷,而導致體內產生某些不正常的代謝物如氨、膽紅素等滯留在血液中,進而刺激大腦皮質並引起腦細胞不正常的反應;因此在臨床上,可能出現神智上的變異,如心情不穩定、煩躁、睡眠的習慣改變,甚至對外界的感受發生不正常的反應,假若嚴重的話可能在臨床上就會出現肝昏迷的癥兆,如精神激昂、神經錯亂、胡言亂語、進而出現人格變異、思考遲鈍、甚至行為怪異、嚴重者躁狂亂動,最後則沉沉入睡,並進入昏迷不省人事的狀態。

在一般民眾的醫療意識中或許認為「肝火上升」或者「肝火旺盛」就表示肝臟的功能有了某些的障礙。雖然在西醫的領域中,亦無法說出肝病罹患者的肝火上升到底包含哪些特殊的病症。但臨床上罹患肝病的人(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罹患者)可能在早期出現症狀時,或許會感覺到全身倦怠、食慾不振、嗜睡、心情焦慮、體溫上升、甚至情緒不穩定的現象。這些症狀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肝機能無法正常的運作,而使得體內食物(尤其是蛋白質類、乳酪類)的代謝產物如血清氨、尿素、甚至膽紅素異常大量的囤積在血液中,不僅刺激器官的功能障礙;甚至於會影響大腦皮質不正常的反應,而導致罹患者身體不舒服或神智的異常。
 
凝血脢原時間
 
PT(prothrombin time)
凝血脢原是凝血因子的前身。凝血因子中有一大部分是肝臟製造的,所以當肝的製造能力不好時,除了前面提過的白蛋白會降低之外,凝血因子也將降低而造成凝血時間延長,也就是一旦有出血現象時,血液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會凝固止血。測量此數值之意義在於了解體內凝血因子的量及功能,藉以推測肝臟功能是否正常。正常人的凝血時間約為十二秒左右。

PT的正常值──12秒左右
PT值延長可能是~肝病、吃抗凝血劑、吃中藥

 
胎兒蛋白
AFP(α-fetoprotein)
胎兒蛋白是母親懷孕時,胎兒所製造的一種蛋白質,但出生後就消失。胎兒蛋白目前是檢查肝癌的一種最重要指標。會造成胎兒蛋白升高的腫瘤除了肝癌以外,卵巢或睪丸的生殖細胞腫瘤也有可能。另外,肝發炎後,因肝細胞再生也會有胎兒蛋白上升的情況,但會隨著發炎消退而降低。正常人的胎兒蛋白多半在20ng/ml以下,如果沒有懷孕卻發現胎兒蛋白上升,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得了肝癌。

AFP的正常值──20ng/mL以下
AFP上升可能是~
疾病:肝癌、肝炎、生殖系統腫瘤
正常:懷孕
 
三酸甘油脂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是重要脂質之一,其來源是由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及由肝臟合成,其正常值為25至150mg/dl之間。三酸甘油脂在進食三十分鐘開始上升而在六小時後達到最高值,因此檢查時必須在空腹8小時以上才可以抽血。避孕藥、類固醇、高糖份食物、長期多量喝酒,會使血清中產生高三酸甘油脂血症。控制食物攝取量、減肥、運動,可以使三酸甘油脂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還有肝衰竭會使三酸甘油脂降低。

Anti-HBS呈陽性反應
 
Anti-HBS呈陽性反應,代表已有對抗B型肝炎的抗體(即有抵抗力了),不會得到肝炎了,代表以前有得過B型肝炎,已經好了,或以前施打過B肝疫苗。
 
腹部超音波掃描
 
『腹部超音波掃描』較為一般人所熟知的是孕婦的定期產檢,檢查胎兒是否正常發育、胎兒性別等等。然而這項高科技應用於肝臟疾病的診斷上,便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特點:
無任何副作用、不會產生任何疼痛。 
感度高,對發現早期肝癌及其他病變具指標性。

二、腹部超音波掃描於肝臟疾病常見之診斷:
肝腫瘤-透過高精密度、解析度的超音波儀器,並配合醫師正確的操作與判讀,仍可發現一公分左右的腫瘤,藉以判斷為肝癌或血管瘤等。 
肝硬化-乃因肝細胞壞死,引起纖維組織增生而導致肝臟產生不規則表面(如苦瓜般外表),使得肝功能失常。其因多數為慢性B型或C型肝炎、長期酗酒所造成。 
肝囊腫-即俗稱「水泡」。通常不會有症狀,藥物並無法使其消失,唯有定期超音波檢查,以確保囊腫不致壓迫到其他臨近組織或器官。 
肝實質病變-即是肝臟表面較為粗糙或不均勻。多數乃因B型肝炎或C型肝炎所造成,亦有因其他如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病所引起。 
脂肪肝-指肝細胞內囤積脂肪,其一般常見的原因:營養過剩、肥胖、酗酒、糖尿病、血脂肪過高等。

三、腹部超音波掃描Q & A
Q1:超音波掃描有什麼用途? 
A1:可用來觀察肝臟及其它器官(膽、脾、胃、腎)實質病變。 
Q2:腹部超音波掃描有無副作用?
A2:受檢者不會有侵入性的痛苦更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Q3:為何慢性B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須定期實施腹部超音波掃描?
A3:因為慢性B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為肝癌的高危險群,故每3-6個月實施腹部超音波掃描是必要的。 
Q4:GOT、GPT(肝功能)均正常,是否代表肝臟一切正常?
A4:有部份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其GOT及GPT均是正常,所以不能單憑GOT及GPT來診斷,可借助腹部超音波早期診斷肝硬化及肝癌。
 
肝功能檢查項目表
 
(一)、尿液檢查:
 
英文
中文
正常值
異常時,其臨床意義
Urobilinogen
尿膽元
1-4mg/day
升高時表示肝膽系統有疾病、發燒、脫水或溶血性疾病。
Bilirubin
膽汁
尿液中出現膽汁時,則表示肝膽系統有問題。
 
(二)、血液檢查:
 
英文
中文
正常值
異常時,其臨床意義
Total bilirubin
總膽汁
0.3-1.0mg/100ml
超過2mg/100ml時,可察覺黃疸。
Direct bilirubin
直接膽汁
0.1-0.4mg/100ml
升高時表示肝膽有疾病。
Indirect bilirubin
間接膽汁
0.2-0.7mg/100ml
升高時表示肝膽有疾病。
GPT
血清氨基交換脢
5-30u
大於500且GPT大於GOT,
往往是急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
GOT
血清氨基交換脢
8-40u
大於100且GPT小於GOT,
則可能是阻塞性黃疸或肝癌。
Globulin(G)
球蛋白
2.3-3.5gm/100ml
球蛋白增加,
白蛋白減少時常常與肝硬變有關。
Albumin(A)
白蛋白
3.8-4.7gm/100ml
球蛋白增加,
白蛋白減少時常常與肝硬變有關。
A/G比例
 
1.1-1.8
小於1.1時可能與肝硬變有關。
Alkaline phosphatase
鹼性磷酸脢
0.7-2.7BLB
升高時,表示肝腫瘍或膽道阻塞。
Cholesterol
膽固醇
130-250mg/100ml
視疾病不同而定。
Prothroming time
凝血脢原時間
12-14秒
超過14秒,則可能肝功能為異常。
Alpha-fetoprotein
阿爾伐胎性蛋白
 
原發性肝癌出現此蛋白的機會相當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雪 的頭像
    白雪

    雪裡雪裡

    白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